Industry Watch

博彩平台观点

“四链融合”系列研究(三):“四链融合”的“骨骼经脉”

发布日期:2024-03-13

来源:澳门新葡京

 

 

〖前言〗在“四链融合”系列研究(一)(二)中我们分别对“四链融合”的概念演变历程、怀柔科学城“四链融合”发展案例进行了系统研究,本文将从“四链融合”的“骨骼经脉”入手,深入系统分析“四链融合”的内涵及内在逻辑,同时研提推进“四链”深度融合的建议举措。

一、“四链融合”“骨骼经脉”剖析

“四链融合”是指创新链、产业链、资金链和人才链相互渗透、深度融合,形成协同发展的新型创新生态系统,其中创新链、产业链是主链,是“四链融合”的“骨骼”,通过创新链产业链相互支撑、深度融合,可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,提高产品附加值,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,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;人才链、资金链是辅链,是“四链融合”的“经脉”,资金为产业发展、科技创新输送“血液”,人才为科技与产业循环提供智力支持。

(一)锻造“骨骼”:创新链产业链互融是核心

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,科技创新成果加速渗透融入现代产业体系,产业链和创新链之间呈现相互交织、相互支撑、相互促进、协同发力的运行特征。产业链是指产品生产制造的全流程集合,创新链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动力,两者必须深度融合、协同提升。加快推动产业链、创新链深度融合,实现更多“从0到1”的源头创新,加速“从1到100”的产业化进程,提高产业链韧性,推动产业链现代化。

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,根据产业发展需求部署创新链,针对产业链的痛点、卡点、堵点,集成各类创新资源,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形成对产业链发展的有效支撑。

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,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,特别是对已取得关键核心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,打造一批新产品,形成新的产业布局,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(二)畅通“经脉”:资金链人才链互通是关键

资金作为催化剂和生产要素,在科技创新及产业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,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各主要环节和相关主体都需要资金支持。以科技金融为纽带优化资金链,引导各类资金有序进入创新领域,以更好满足企业等创新主体的融资需求,充分发挥资本的催化力量,催生出更多的新技术、新产业和新商业模式。同时,通过资金链和创新链、产业链的深度融合,能够加速高科技产业发展壮大,提高投资回报率,实现科研支撑产业、产业反哺科研的良性循环。

人才资源是创新创业创造活动中最活跃、积极的因素,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,科技与产业循环离不开人才链的智力支撑。创新、产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包括战略科学家、科技领军人才、青年科技人才、卓越工程师、高技能人才等各层次科技人才,还包括成果转化、金融服务等各类服务人才。当人才链与创新链、产业链深度融合,可充分释放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,催生强劲的发展动能。同时,做优创新链、产业链,可更好吸引人才链;反之,做强人才链,亦可进一步反哺创新链、产业链。


二、构建创新发展生态

推动“四链”深度融合,就是要打造高校、院所、企业、金融机构、政府等各类创新主体深度耦合,知识、技术、资金、人才、政策等创新要素高度集聚融汇的创新发展生态体系,充分发挥资金链人才链有效支撑效能,助力创新链产业链互融互通。

强化系统性顶层设计。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创新组织者的作用,优化要素配置、政策支持、服务监管、激励保障等长效机制,重点围绕成果产权制度、数据基础制度、科技金融制度、人才管理制度等与创新链和产业链发展密切相关的要素领域,加强系统性政策设计,推动“四链”融合。优化国家科技计划体系运行机制,统筹推进重点领域人才、项目、资金一体化配置,强化协同攻关,着力解决创新链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问题。搭建跨区域、跨行业、跨领域的创新合作交流平台,打破行政壁垒,强化区域间交流,整体提升创新要素集聚水平。

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通过市场需求有效配置资金、人才等创新资源,引领“四链”贯通和全要素融合创新,推动各类要素向企业集聚。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和产业主体作用,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带动、资源整合作用,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,推动高校、科研院所、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、共赢发展,构建协作互动、资源共享、价值共创的融通创新体系,推动科技力量向产业竞争优势转化,有效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。

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。利益共享是决定“四链融合”成败的关键,只有链上各主体收获的回报率基本均衡,“四链”才能持续保持良性循环的发展状态。如果创新链不能和产业链实现利益共享,创新链主体和产业链主体间的利益分配不合理,技术创新动力就会减弱,创新成果就会束之高阁,形成科技创新中的“孤岛效应”。如果资金链、人才链不能和产业链、创新链实现利益共享,所获得利益回报与其对应的风险不成正比,相关环节的资金和人才就会流失。


 

更多资讯

400-6610-910